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
晴阳入荒竹,暧暧如春园。
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
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
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
晴阳入荒竹,暧暧如春园。
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
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
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
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作品。
这首诗作出自《全唐诗》卷582-34,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温庭筠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诗中,“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形象地勾勒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两旁生长着茂密的茅草和荆棘,营造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晴阳入荒竹,暧暧如春园”则描绘了阳光透过稀疏的竹子投射下来,使得周围的景物温暖如春的景象。而“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则表达了诗人因为长时间步行感到疲倦,但又留恋这美好的景色不愿离去的心情。
在理解这首诗时,不仅要注意其字面上的意义,更应该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温庭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哲思,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深层次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景致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哲理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