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玄和师仙药室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
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
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
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衡是《题玄和师仙药室》的作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杨衡,字中师,唐代著名诗人,吴兴人。他的早年生活颇具传奇色彩,曾随父宦游于蜀地,并在青城山隐居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与同道好友符载、崔群、宋济一同隐退于庐山,号称“山中四友”。
  • 仕途历程:杨衡在登进士第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大理评事等职。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溺于世俗之中,而是继续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 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 诗意解析:这首诗以描绘幽静的山居环境开篇,通过对山林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松烟”“鹤”“仙经”等元素,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的无限赞美。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题玄和师仙药室》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哲思,展示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诗中所描绘的山居生活,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颂扬,更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 语言风格:杨衡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富含哲理。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1. 文化价值
  • 传承意义:《题玄和师仙药室》作为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唐诗,对于研究唐代文学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 启示作用:这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能够给予现代人以启迪。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与疲惫,这首诗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杨衡的《题玄和师仙药室》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份文化遗产。它不仅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寻找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生活方式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