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往荆州

巴丘过日又登城,云水湘东一日平。
若爱春秋繁露学,正逢元凯镇南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客往荆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代七绝作品,由唐朝诗人杨凭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杨凭(约公元788年前后在世),字虚受,弘农人,与弟杨凝、杨凌均擅长文辞,被称为“三杨”。杨凭大历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京兆尹等职。后因事被贬至临贺尉,再迁杭州长史,最终以太子詹事之身离世。他与穆质、许孟容、李鄘等友善,号为“杨穆许李”。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颇受赞誉。

  2. 诗歌原文
    巴丘过日又登城,云水湘东一日平。若爱春秋繁露学,正逢元凯镇南荆。

  3.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巴丘城日复一日攀登的景象,以及湘江一带的平静景象,通过“巴丘”和“云水湘东一日平”等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
  • 哲理寓意:诗句中的“若爱春秋繁露学”,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如春秋般变化无常的理解;“正逢元凯镇南荆”,则借古代贤臣元凯的故事,隐喻着自己虽遭贬谪,但仍保持志节。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整首诗用词简练,句式工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心境和志向,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 意象丰富:诗中“巴丘”、“云水”、“春秋繁露”等意象丰富,不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1. 历史评价
  • 杨凭的这首《送客往荆州》被认为是他作品中的精品之一,其艺术成就在当时已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内涵、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