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无诏下,何事近清尘。
宅带松萝僻,日唯猿鸟亲。
吟高仙掌月,期有洞庭人。
莫问烟霞句,悬知见岳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九霄无诏下,何事近清尘。
宅带松萝僻,日唯猿鸟亲。
吟高仙掌月,期有洞庭人。
莫问烟霞句,悬知见岳神。
黄滔并非唐代诗人,而是晚唐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他的文学作品《敷水卢校书》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敷水卢校书》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因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被后人传诵。诗中的“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表达了作者对公正议论和正直官员的赞美。同时,“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记录者职责的坚守与对正直直言者的敬意。这些主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立场,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从艺术手法上看,《敷水卢校书》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例如,诗中提到“九霄无诏下,何事近清尘”,其中的“九霄”象征着高远和神圣,而“清尘”则暗示着世俗的纷扰和诱惑。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敷水卢校书》作为黄滔的代表作,不仅是其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唐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高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唐代诗歌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