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

云梦江头见故城,人间四十载垂名。
马蹄践处东风急,鸡舌销时北阙惊。
岳客出来寻古剑,野猿相聚叫孤茔。
腾身飞上凤凰阁,惆怅终乖吾党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是唐代诗人黄滔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情感与个人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云梦江头见故城,人间四十载垂名。
    马蹄践处东风急,鸡舌销时北阙惊。
    岳客出来寻古剑,野猿相聚叫孤茔。

  2. 诗歌译文
    在云梦江的边头看到了旧城,我在人间已度过漫长的岁月,名声却依然不衰。当马蹄声在风中急促地响起时,我感受到了北阙中的紧张气氛,那声音让我不禁心生畏惧。岳客从远方归来搜寻古剑,而野猿则聚在一处,似乎在呼唤着某个特定的地点。

  3.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和象征,如“马蹄”、“东风”、“鸡舌”等,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力感。
  • 文化内涵:作为晚唐五代的著名文学家,黄滔的作品深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 文学贡献:黄滔的文学作品多涉及政治、社会及个人经历,他的诗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1. 写作背景
  • 创作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晚唐五代时期,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背景下。
  • 历史背景: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社会动荡不安,黄滔作为文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1. 历史文化知识
  • 安州:安州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佳作的地方。
  • 郑郎中:诗中的“郑郎中”很可能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官员或文人,其事迹可能成为了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
  1. 艺术特色
  • 形式结构:诗歌采用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规整且富有节奏感。
  • 语言风格:黄滔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但不失文采,能够精准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唐代文人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文化记忆与情感投射。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反映并记录时代的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