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舍人观田尚书出猎

圣代司空比玉清,雄藩观猎见皇情。
云禽已觉高无益,霜兔应知狡不成。
飞鞚拥尘寒草尽,弯弓开月朔风生。
今朝始贺将军贵,紫禁诗人看旆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裴舍人观田尚书出猎》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的写作手法,展现了唐代盛世下的壮观景象和皇家气派。诗中不仅描绘了出猎的盛况,更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诗的前两句“圣代司空比玉清,雄藩观猎见皇情”开篇点明了出猎的地点和目的。在这里,“司空”指的是古代的官职或职位,而“比玉清”则是形容出猎时的场景如同仙境一般。这两句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历史场景之中。

“云禽已觉高无益,霜兔应知狡不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出猎过程中的自然景物与动物行为。这里的“云禽”可能指的是在高空飞翔的鸟类,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高度关注;而“霜兔”则可能是地面上的小动物,暗示了狩猎的紧张氛围和动物的机智。

“飞鞚拥尘寒草尽,弯弓开月朔风生”这两句则通过动作与景象的结合,展现了出猎时的壮观场面。“飞鞚”是指骑在马上疾驰,“拥尘”则形容尘土飞扬,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而“弯弓开月”则描绘了射手张弓搭箭,准备射击的情景,月光下弓箭的影子清晰可见,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紧张的感觉。

《和裴舍人观田尚书出猎》不仅是一首描写出猎盛况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与皇家的威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自然和谐之美的艺术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