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听筝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听筝》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杨巨源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及第。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文等多方面,而《雪中听筝》是他文学才华的体现之一。
  1. 诗词原文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2. 词句解析

  • 玉柱泠泠对寒雪:形容筝声清脆悦耳,如同在寒冷的雪天里奏出的美妙旋律。
  • 清商怨徵声何切:表达了筝曲所传达的深沉哀怨之情,如同清商之歌般触动人心。
  • 谁怜楚客向隅时:诗人通过描绘楚地客人的孤独处境,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同情和关切。
  • 一片愁心与弦绝:诗人的心随着筝曲的悲怆而变得忧郁,最终与琴声一同断绝。
  1. 艺术风格
  • 意境深远:《雪中听筝》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冬日听筝的画面,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意境。
  • 情感丰富:诗人通过对筝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1. 文化价值
  •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音乐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 唐代诗歌的特点:反映了唐代诗歌注重抒情达意的特点,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验。

《雪中听筝》不仅是一首表现音乐之美的作品,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