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园醉醒闲卧小斋

酣醉送馀春,醒来恨更频。
花残蜂蠹物,叶暗鸟欺人。
帘闭高眠贵,斋空浩气新。
从今北窗蝶,长是梦中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园醉醒闲卧小斋》是唐代杨发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春园景色和诗人醉醒后的心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发(?年—859年),字至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父亲杨遗直客居苏州,于是在吴安家。大和四年(830年)登进士第,又登书判拔萃科,释褐校书郎。累佐湖南、西蜀使府,入朝为监察御史,转侍御史,累迁礼部郎中。大中三年(849年),改左司郎中、太常少卿。出为苏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十二年(858年),迁岭南节度使,以严为理,军乱。贬婺州刺史,卒于治所。
  1. 诗词原文
    酣醉送馀春,醒来恨更频。花残蜂蠹物,叶暗鸟欺人。
    帘闭高眠贵,斋空浩气新。从今北窗蝶,长是梦中身。

  2. 诗作鉴赏

  • 醉态:诗人在醉酒之后,感受到了春天的余味,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释放。
  • 觉醒:酒后的清醒让诗人感到更加的无奈和痛苦,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张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环境描写:诗句中“花残”、“蜂蠹”、“叶暗”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衰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内心世界:通过“高眠贵”和“斋空浩气新”等词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
  • 寓意:诗中的蝴蝶象征着变幻无常的生命,而诗人则选择在梦境中生活,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杨发的《春园醉醒闲卧小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感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