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谪者

此地闻犹恶,人言是所之。
一家书绝久,孤驿梦成迟。
八月三湘道,闻猿冒雨时。
不须祠楚相,臣节转堪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谪者》是唐代诗人杨凝的作品,而非李昌符的诗作。杨凝,字懋功,虢州弘农人,与兄长杨凭、弟弟杨凌均有文名,被时人称为“三杨”。他生于不详之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

这首诗的内容体现了诗人对被贬谪之地的深沉哀思和对自身遭遇的反思。诗中通过描述被贬之地的情况,如听闻恶言和书信断绝,以及梦中孤寂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孤独和无助的感受。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楚国忠臣屈原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节操的质疑。

《别谪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唐代文学作品,通过对杨凝个人遭遇的描述,展现了唐代文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悲凉命运和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