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员外赴长沙

携手登临处,巴陵天一隅。
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
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
长沙旧卑湿,今古不应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员外赴长沙》是唐代诗人贾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望。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携手登临处,巴陵天一隅。
    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
    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
    长沙旧卑湿,今古不应殊。

  2. 诗歌赏析

  • 自然描写:诗中“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描绘了春天时的景象,云梦泽和洞庭湖都位于湖南省北部,春季时水面上涨,景色壮丽。
  • 人文情感:诗中的“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路途的担忧。
  • 历史对比:“长沙旧卑湿,今古不应殊”通过对比长沙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贾至(719年—770年),字不详,唐朝诗人。他与李白、杜甫等人齐名,被后人称为“大李杜”。
  • 写作时间:据考证,贾至的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的任监察御史期间所作,此时他正在京城长安担任官职。
  1. 文化意义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贾至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 该诗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送王员外赴长沙》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风采,也在情感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