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令狐绹

官高频敕授,老免把犁锄。
一主长江印,三封东省书。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梦幻将泡影,浮生事只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令狐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该诗作于武宗会昌五年(845)秋,李商隐在洛阳闲居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李商隐当时任右司郎中,所以题为《寄令狐郎中》。该诗语言凝练含蓄,情意真率诚恳,体现了对故交情谊的感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2. 诗歌鉴赏

  • 首句意象与情感:诗的开头“嵩云秦树久离居”,通过描绘嵩山和秦地的景色,表达自己长时间远离家乡的情感。这里的“嵩云”和“秦树”不仅指地理位置上的分隔,也暗示了双方因政治原因而产生的隔阂。同时,“久离居”三字直接点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长时间分离状态。
  • 书信往来的感慨:“双鲤迢迢一纸书”中,李商隐表达了收到远方来信的惊喜和喜悦。然而,当他看到信中的内容后,这种欣喜被转化为对友人关切的回应。这里的“一纸书”不仅仅是书信本身,更是承载着深厚友情的象征。
  • 对故交的感激与思念:“休问梁园旧宾客”,李商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过去友谊的怀念。“梁园”指的是东汉名士梁鸿和妻子孟光所居之地,他们的故事成为后世友情的典范。李商隐通过这样的表述,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敬意,也隐含了自己对这段友情的珍惜。
  • 对故交现状的担忧:“茂陵秋雨病相如”,这里用典自战国时期司马相如的遭遇,他在茂陵患病之时,其作品《长门赋》成为后世文人传颂之作。李商隐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担忧和对其健康的关注。这种担忧不仅是因为疾病,更可能包含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忧虑。
  1. 作者背景
  •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生活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李商隐的诗歌以绮丽柔婉为主,擅长运用典故、象征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文学史上,李商隐与杜甫、李白并称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的代表诗人。

《寄令狐绹》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友情,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和文学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