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慈恩寺郁上人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慈恩寺郁上人》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中秋夜的景致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与内心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自号碣石山人。出生于河北道幽州范阳县(即今河北省涿州市),早年出家为僧,后受教于韩愈。贾岛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但屡试不第,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贬。他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凝练。
  1. 诗歌原文
  • 中秋节期间,诗人在黄昏时分登上高处望月。他看到天空中清亮的北斗星,以及明亮的南山出现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此时,夜晚的露水使鸠鸟停在竹枝上,鸿雁飞过月亮圆的钟声。
  1. 诗歌鉴赏
  • 景物描写:诗中的北斗星、南山、露水、鸠鸟以及鸿雁都是中秋之夜的典型景象,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还透露出对友情的深切思念。

贾岛的《寄慈恩寺郁上人》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影响了后世。这首诗通过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