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常侍厅前竹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润爱蒙蒙。
嶰谷蛮湖北,湘川灀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郑常侍厅前竹》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孟浩然齐名,被称为“诗奴”。他以苦吟著称,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景,语言简洁精炼,风格清奇峭拔。
  1. 诗歌原文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润爱濛濛。

  2. 作品赏析

  • 意境描写: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竹子在诗酒的陪伴下生机勃勃,而诗人则沉浸在对自然的无限遐想之中。
  • 意象选择:诗人巧妙地选用了竹、雪、风等自然元素,构建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动感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竹叶随风摇曳的声音,感受到雪花飘落时的清新。
  • 情感表达:诗中的“思不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向往;“欹枕几秋同”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艺术特色:贾岛的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通过对细节的精心雕琢,展现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1. 写作背景:关于《题郑常侍厅前竹》的创作年代和创作缘由,目前尚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根据作品中所体现的诗酒相伴、自然和谐的主题,可以推测这是一首应景之作,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或心境之下所作。

  2. 文化价值

  • 作为唐代文人的典型代表,贾岛的诗歌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是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 通过分析贾岛的诗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题郑常侍厅前竹》不仅展示了贾岛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值得品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