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

水生风熟布帆新,只见公程不见春。
应被百花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闲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是唐代诗人熊孺登的作品,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熊孺登,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他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作在《全唐诗》中有一卷存录。熊孺登与李兼、戴叔伦、权德舆等人交游密切,并在元和年间被辟为使府官员。
  2. 诗歌原文与解析:水生风熟布帆新,只见公程不见春。这句诗通过“水生风熟布帆新”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船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而“只见公程不见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流逝的无奈感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应被百花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闲人”则揭示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3. 诗歌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频繁,诗歌成为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熊孺登的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
  4. 诗歌赏析:熊孺登的《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著称。诗人通过对比“公程”(公务)与“春色”(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淡然处之的态度。同时,通过对春风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5. 文学价值:《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启示读者要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忙碌还是闲暇。同时,它也鼓励人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间的种种变化。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作为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