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
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
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
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简介与作品鉴赏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
    家有青山近玉京,白云红树满归程。
    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首句“家有青山近玉京”便给人以静谧之感;第二句“白云红树满归程”,则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最后一句“半夜翠微泉落声”,以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声响,营造了一种空灵而深远的艺术效果。

  1.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佑,约生于806年,卒于853年,祖籍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早年四处游历,大和七年参加省试未中,后在长安居住多年。期间曾远赴岭南幕府任职,后返回江东,家居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后不久东归,大中年间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年或七年卒于官上。

  2. 作品鉴赏
    赵嘏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恬淡之情。诗中的“青山”与“玉京”(指传说中的天宫)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白云、红树、绿树等自然元素,则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夜晚泉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山谷之中。

赵嘏的《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一朵奇葩。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