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秋水千竿竹,静得劳生半日身。
犹有向西无限地,别僧骑马入红尘。
发柏梯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嘏的《发柏梯寺》是一首描绘寺庙秋景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情感的抒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一泓秋水千竿竹,静得劳生半日身。
犹有向西无限地,别僧骑马入红尘。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外、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人以“一泓秋水”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寺庙周围清澈的湖水和随风摇曳的竹子,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紧接着,“静得劳生半日身”,不仅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也反映出作者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休憩的愿望。而“别僧骑马入红尘”则展现了另一种景象,即僧人骑着马离开,进入了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这既是一种超脱,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简介: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之,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唐代诗人。赵嘏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变迁,他的诗作多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感慨。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赵嘏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好评,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赵嘏的《发柏梯寺》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更是其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融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唐代诗人的文化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