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鹤林寺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鹤林寺》是唐朝诗人綦毋潜的作品,诗歌描绘了自然景色、心境感受以及个人修行。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綦毋潜在唐文学中以描写山水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著称。《题鹤林寺》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1. 诗作原文
  • 松间春日静,花路晓风轻。
  • 道林深叶密,僧舍远钟声。
  • 心迹随云远,幽意入山清。
  1. 诗歌内容
  • 首联:“松间春日静,花路晓风轻。”此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松树之间,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小路两旁绽放着花朵,微风轻拂,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 颔联:“道林深叶密,僧舍远钟声。”进一步展开这静谧的景象,描述道旁的古树林茂密,深处不易被发现;而远方的寺院传来悠远的钟声,为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份庄严与神秘。
  • 颈联:“心迹随云远,幽意入山清。”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的心境,心灵如云般飘渺,与自然合一。在这片清净的山林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 尾联:“心迹随云远,幽意入山清。”这两句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1.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题鹤林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深远的山林之中,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和向往。
  • 情感之深:诗人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好,更是通过自己的感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 艺术之高: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让人深思。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意味深长。
  1. 历史意义
  • 在唐代文学的背景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赞颂自然、抒发情感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1. 现代价值
  • 《题鹤林寺》作为文学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其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对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在精神修养上,这首诗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

《题鹤林寺》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他们心灵的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