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夏日游山应制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
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声。
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
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是唐代文学家蔡文恭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蔡文恭,唐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与创作风格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篇章。作为唐初文学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2. 诗歌原文: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这四句诗描述了夏日傍晚的景象,从山林的清幽到傍晚的烟霞,从山峰的高耸到水流的潺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中内心的宁静与对美景的欣赏。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出诗人内心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绘夏日山景之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诗中的“息驾寻真赏”不仅指实际的游玩,更隐喻了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自我提升。诗人通过游山来寻找内心的真正满足。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采用典型的五言古风形式,简洁明快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诗人利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连岩”、“绝壑”等,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精神面貌。

在赏析这首诗时,还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 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2. 文学流派:唐诗分为许多派别,如初唐四杰、王之涣、李白、杜甫、韩愈等。了解各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可以丰富对《奉和夏日游山应制》的认识。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化和审美情趣,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