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勋张员外学士

平昔偏知我,司勋张外郎。
昨来闻俶扰,忧甚欲颠狂。
烟暝搔愁鬓,春阴赖酒乡。
江楼倚不得,横笛数声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司勋张员外学士》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郑谷,字守愚,是盛极一时的“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在当时广为传颂,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学价值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郑谷通过深情的笔触向友人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和担忧。这种情感的直接流露是诗歌打动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 艺术风格:诗的语言质朴而真挚,用词简练而含蓄,充分展现了郑谷作为晚唐诗人的卓越才华。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诗,它还包含了深厚的友情和时代背景。通过对张员外的提及,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以及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太和年间(约公元827年至834年),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心态。
  • 社会环境:唐代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包括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变迁,这无疑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及其创作内容。
  • 人际关系:郑谷与张员外之间存在长期的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的交流和作品充满了情感色彩。

《寄司勋张员外学士》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承载了作者的个人情感、时代背景以及深厚的人际友情。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风貌,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