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鹧鸪

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
苦竹岭无归去日,海棠花落旧栖枝。
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
唯有佳人忆南国,殷勤为尔唱愁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侯家鹧鸪》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出自《全唐诗》。诗题中的“鹧鸪”是一种鸟,常在南方地区鸣叫,因形状酷似人言“南”字而得名。郑谷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歌妓唱的鹧鸪词比作被捕在笼中的鹧鸪,表达了对歌妓的哀思与同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
  • 郑谷(约851年—910年),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他是唐朝末期著名的诗人,以《鹧鸪诗》闻名,人称其为郑鹧鸪。郑谷的诗歌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有时流于浅率。他与许棠、张乔等文人唱和往来,被尊称为“芳林十哲”。
  1. 诗词原文
    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
    苦竹岭无归去日,海棠花落旧栖枝。
    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
    惟有佳人忆南国,殷勤为尔唱愁词。

  2. 艺术分析

  • 意象运用:《侯家鹧鸪》中,作者通过“鹧鸪”这一意象,巧妙地将其比作被困的小鸟,形象地描绘了鹧鸪的无奈与悲凉。同时,诗中还通过“海棠花落”、“锦幕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中的情感。
  • 语言风格:此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用词也较为通俗易懂,使得这首作品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易于大众接受和理解。

《侯家鹧鸪》不仅体现了郑谷作为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这首诗不仅是郑谷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