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争欢我独闲,荒台尽日向晴山。
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
深愧青莎迎野步,不堪红叶照衰颜。
羡君官重多吟兴,醉带南陂落照还。
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作品。郑谷,字守愚,宜春(今属江西)人,其诗作多写景咏物,风格清新通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在僖宗时期,郑谷作为进士出身后,曾任职于都官郎中,并因其《鹧鸪诗》而闻名,被后世称为“郑鹧鸪”。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据史料记载,郑谷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外任,这可能也为他后来创作诗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体验。
诗的前两句“令节争欢我独闲,荒台尽日向晴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节日热闹景象的羡慕以及自己孤独处境的感受。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照。接着,第三联“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这一部分透露出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更倾向于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两联“深愧青莎迎野步,不堪红叶照衰颜”,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青莎”和“红叶”这两个自然意象,诗人描绘了自己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景色,以及看到这些美景时的无奈心情。最后一句“羡君官重多吟兴,醉带南陂落照还”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起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无法与友人同享美好时光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节日、官场和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不仅体现了郑谷深厚的诗歌功底,也展示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