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奔走颇惊魂,来谒行宫泪眼昏。
鸳鹭入朝同待漏,牛羊送日独归村。
灞陵散失诗千首,太华凄凉酒一樽。
兵革未休无异术,不知何以受君恩。
奔问三峰寓止近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奔问三峰寓止近墅》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晚年隐居山居时所作。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理想境界。
首联“云生寺后石,水入寺前溪。”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云在山间飘动,水从山涧流下,为全诗营造出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颔联“岩深藏古木,松密荫青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岩石深邃,蕴藏着古老的树木;松树茂密,遮阴覆盖着青苔。这些景物增添了山的厚重感和生命力。
颈联“野人不知名,樵子自相招。”则转向对山中人物的观察。野人不为人所知,樵夫却自自在在地相互招揽。这反映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由,以及人们之间的亲密无间。
尾联“我欲问三峰,何事来此好?”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想要向三峰请教,了解为何自己会来到这样的山中。这里的“何事”既指自己的处境,也暗含对世间纷扰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和对人物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但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的描写,使得情感得以间接传达。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加耐人寻味,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这首诗并非出自于特定的文学作品,而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所推测的创作内容。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这首诗的信息或其他文学作品,请提供更多背景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