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闻管弦切,不见舞腰回。
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徒闻管弦切,不见舞腰回。
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
《隔壁闻奏伎》是唐代诗人裴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简介:裴延(?-743年),字子美,唐朝河东闻喜人,官至通事舍人。他是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位宰相裴耀卿之子,其生平事迹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金石萃编》中有所记载。裴延的诗歌创作虽不多见,但《隔壁闻奏伎》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仍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品原文:徒闻管弦切,不见舞腰回。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
内容解析:《隔壁闻奏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音乐表演的场景。诗中的“徒闻”意味着虽然听到了管弦乐的旋律清晰,但无法见到舞者的身姿,因为观众只能远观而不能亲眼目睹。而“不见舞腰回”则形象地表现了舞蹈者旋转时的姿态,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最后一句“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则通过“歌梁合”暗示了乐队与歌唱者之间的和谐合作,使得舞台上的尘埃飞扬,营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音乐表演场面的赞美,也折射出唐代社会文化的一种风貌和审美追求。
尽管《隔壁闻奏伎》的创作时间距今已久远,但它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