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返入两山间,畜作㴩湖弯复弯。
暑雨奔流潭正满,微霜及潦水初还。
水还波卷溪潭涸,绿草芊芊岸崭岝。
适来飞棹共回旋,已复扬鞭恣行乐。
道旁耆老步跹跹,楚言兹事不知年。
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变桑田。
君讶今时尽陵陆,我看明岁更沦涟。
来今自昔无终始,人事回环常若是。
应思阙下声华日,谁谓江潭旅游子。
初贞正喜固当然,往蹇来誉宜可俟。
盈虚用舍轮舆旋,勿学灵均远问天。
㴩湖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灉湖作》是唐代诗人赵冬曦的作品,而不是徐照所作。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灉湖作》的原文如下:
诗词原文:
三湖返入两山间,
畜作㴩湖弯复弯。
暑雨奔流潭正满,
微霜及潦水初还。
水还波卷溪潭涸,
绿草芊芊岸崭岝。
适来飞櫂共回旋,
已复扬鞭恣行乐。
道旁耆老步跹跹,
楚言兹事不知年。
试就湖边披草径,
莫疑东海变桑田。诗词翻译:《灉湖作》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诗中描述的是三湖在两座山之间的景色,湖水弯曲曲折,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夏天的暴雨过后,潭水正好满溢,而到了秋季,微霜使河水又回到了源头。随着波涛的起伏,河流冲刷过溪谷,露出了干涸的河床,两岸长满了绿色的草地。船上的人们乘风破浪,欢快地旋转;而岸边的老人们则悠闲自得,仿佛忘记了时间流逝。诗人在湖边的草地上行走,感叹岁月如梭,沧海桑田的变化让人难以捉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赏析:
- 《灉湖作》展现了唐代诗人赵冬曦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他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创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水还波卷溪潭涸”中的“波卷”形象地描绘出了水流的冲击,而“溪潭涸”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大自然的山水风光,也有人类的生活场景。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
- 《灉湖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灉湖作》作为唐代的一篇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