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况来江岛,逢君话滞留。
生缘同一国,相识共他州。
竹影斜青藓,茶香在白瓯。
犹怜心道合,多事亦冥搜。
逢乡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逢乡友》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对故乡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旧友重逢时的感慨与思念之情。
从内容上来看,《逢乡友》主要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偶遇故友时的心情。诗的前两句“无况来江岛,逢君话滞留”,直接点明了作者因久别重逢的喜悦而心情欢畅。接着,“生缘同一国,相识共他州”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两人虽身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却因共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而产生了深厚的友情。这种情感上的交流使得诗歌的主题得以深化,突出了朋友之间难得的相聚时刻。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齐己运用了多种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句中的“无况”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再次遇见老朋友的意外与惊喜,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此外,诗中的“竹影斜青藓,茶香在白瓯”,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两人相见的环境,也间接反映了彼此间的深厚友谊。同时,诗中的语言清新脱俗,如“心道合”、“多事亦冥搜”,既显示了诗人的文雅风度,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与哲思。
从背景知识上来看,齐己是唐代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诗歌,同时也注重于佛教思想的传播。他的诗歌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深受当时及后世读者的喜爱。《逢乡友》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齐己深邃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逢乡友》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份对友情、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友情、生活乃至人性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