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吟

日用是何专,吟疲即坐禅。
此生还可喜,馀事不相便。
头白无邪里,魂清有象先。
江花与芳草,莫染我情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喻吟》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齐己,唐朝时期的一位诗僧,他生活在一个佛学盛行的时代,其诗作中常带有出世思想和对民生疾苦的反映。《喻吟》就是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关于《喻吟》的进一步分析:

  1. 作者背景:齐己,俗姓胡,名得生,生于公元864年,卒于937年,祖籍湖南潭州益阳。他是一位唐代的僧人,自号衡岳沙门,曾住江陵龙云寺。齐己的诗歌创作涉猎广泛,既有登临题咏之作,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的诗风以清润平淡著称,既表现了他的个人特色,又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作品内容:《喻吟》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的“日用是何专,吟疲即坐禅”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琐事的超然态度。而“此生还可喜,余事不相便”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于生活的淡然处世态度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通过“头白无邪里,魂清有象先”等诗句,诗人展示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心灵之高洁。

  4. 审美风格:齐己的诗歌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清新、简练、含蓄的风格。他的诗歌往往能够以简胜繁,以少胜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喻吟》不仅作为一首诗,更是反映了诗人齐己的人生哲学和艺术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成为研究唐代文学和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