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栗杖送人

禅家何物赠分襟,只有天台杖一寻。
拄去客归青洛远,采来僧入白云深。
游山曾把探龙穴,出世期将指佛心。
此日江边赠君后,却携筇杖向东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梓栗杖送人》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诗中描述了禅家赠与的一根天台杖,象征着出家人的精神寄托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禅家何物赠分襟,
    只有天台杖一寻。
    拄去客归青洛远,
    采来僧入白云深。

  2. 诗词赏析

  • 禅家何物赠分襟:这里的“分襟”暗示了赠予者与被赠者之间的情感纽带或精神联系。禅家通过赠送这根天台杖,象征性地表达了一种精神的支持和祝福,使双方的心灵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只有天台杖一寻:天台杖作为禅家赠予的礼物,其价值不言而喻。在古代,一寻(约等于五尺)的长度对于一根杖来说已经是非常长了,这可能意味着它承载着深厚的意义和期望。
  • 拄去客归青洛远:这句描绘了持杖之人行走于远方的景象,暗示着旅行或远离故土的决心。青洛指的可能是洛阳,这是唐朝的一个重要城市,也可能代表了作者的故乡或是他/她所向往的地方。
  • 采来僧入白云深: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采来可能指的是采集药材、制作药具等行为。僧人进入白云深处,象征着对高远、清净之地的追求,也反映了佛教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1. 作者简介
  • 齐己,唐代著名诗人,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他曾在江陵龙云寺居住,自号衡岳沙门。齐己的诗作多涉及登临题咏、酬唱赠别等题材,风格清润平淡却不失高远冷峭。他的诗作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民间疾苦和社会现实,深受当时文人和读者的喜爱。
  1. 文化背景
  •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文体和风格的诗歌层出不穷。齐己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唐代的诗歌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而齐己的诗歌往往能够细腻地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梓栗杖送人》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禅意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思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