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李推官近寄怀

荆门前岁使乎回,求得星郎近制来。
连日借吟终不已,一灯忘寝又重开。
秋风漫作牵情赋,春草真为入梦才。
堪笑陈宫诸狎客,当时空有个追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李推官近寄怀》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李推官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齐己(约864一约937),唐代诗人,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人。他是唐诗僧,曾住江陵龙云寺,自号衡岳沙门。齐己的诗多登临题咏、酬唱赠别之作,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他的作品在唐代受到广泛的赞誉,并被收录于《全唐诗》中。
  1. 诗歌原文
    荆门前岁使乎回,求得星郎近制来。
    连日借吟终不已,一灯忘寝又重开。
    秋风漫作牵情赋,春草真为入梦才。
    堪笑陈宫诸狎客,当时空有个追陪。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连日借吟终不已”等句子,传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朋友的影响下不断创作和思考的愉悦。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 主题深度:尽管诗歌表面看起来是在叙述与朋友的交往,但实际上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描绘与朋友的相聚与别离,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1. 创作背景
  • 虽然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资料较为有限,但可以推测它可能创作于唐代诗人齐己与某位名叫李推官的朋友之间。这种友谊在当时文人圈中颇为常见,两人可能因为某种机缘巧合相识并成为至交。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文人之间的交往往往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交流,更多的是生活理念和人生观的碰撞。这首诗或许就是在一次聚会之后,诗人因思念朋友而挥笔成篇。
  1. 文化意义
  • 《得李推官近寄怀》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它记录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为我们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的艺术成就,更因为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对友情的追求。它鼓励人们珍惜与他人的关系,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得李推官近寄怀》不仅是齐己与李推官友谊的象征,也是唐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缩影。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