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

傲士更逢酒,乐天仍对花。
文章管星历,情兴占年华。
宦达翻思退,名高却不夸。
惟存浩然气,相共赏烟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刘禹锡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刘禹锡,字梦得,出生于唐代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他的生平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波折,曾参与王叔文的革新运动,后因政治变故被贬至边远之地。然而,刘禹锡并未放弃文学创作,以其卓越的文才与深刻的洞察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 作品背景
  •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的创作背景发生在贞元九年(793年)。当时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并一同中博学宏词科,官任监察御史。在永贞年间,刘禹锡参与了王叔文革新运动,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贬,先后担任连州刺史、朗州司马,直到晚年才被裴度推荐,担任太子宾客。
  1. 作品主题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观察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不仅体现了刘禹锡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还展示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傲士更逢酒”和“乐天仍对花”等句子,反映了诗人面对挫折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1. 艺术特色
  •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傲士”和“乐天”(即快乐的人)的生活态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怀和高洁的人生追求。
  • 此外,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诗歌含义深远且充满哲理。例如,“文章管星历”,暗示着文人的职责不仅仅是书写文章,还有像天文学家观测星辰那样关注国家大事;而“惟存浩然气”,则表达了诗人坚守正义、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诗歌,更是刘禹锡个人经历和社会理想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学的风貌,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