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将何面上春台,白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更将何面上春台,白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刘禹锡的《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介绍: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中山(今河北定州),祖籍河南洛阳,生于河南洛阳。他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改革者。他以其卓越的诗歌成就而闻名于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作品原文:《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诗意解读:诗中“更有何人能上春日之台”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百事无成老又催”则透露出诗人在岁月流转中的感慨,以及面对衰老的无力感。“唯有落花无俗态”则通过落花的形象,寓意着即使在人生暮年,也应保持一份高洁与不俗的心态。
刘禹锡的《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它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