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诗人生平: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因参与王叔文的革新失败而受牵连,被贬为朗州司马,后移任连州刺史。
  • 创作时期: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与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1. 诗歌原文
  • 原文展示:《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 诗句解析:这首诗以黄白二菊为题,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诗中的“荣盛”和“严霜”等词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高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主题思想
  • 政治寓意:通过对菊花的描写,隐喻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政治氛围。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傲骨铮铮的精神,诗人以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
  • 个人情感: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如“空想逢九日”,即希望能有机会与友人共度佳节,共赏菊花之美。
  1. 艺术特色
  • 排律形式:这是一首五言排律,结构严谨,句式整齐,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 意象生动: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素萼”、“金英”、“簪冠”等,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 修辞手法:诗人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动感。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是一首充满政治寓意和个人情感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诗歌艺术,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