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蔼蔼鼎门外,澄澄洛水湾。
堂皇临绿野,坐卧看青山。
位极却忘贵,功成欲爱闲。
官名司管籥,心术去机关。
禁苑凌晨出,园花及露攀。
池塘鱼拔刺,竹径鸟绵蛮。
志在安潇洒,尝经历险艰。
高情方造适,众意望徵还。
好客交珠履,华筵舞玉颜。
无因随贺燕,翔集画梁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诗的开头“蔼蔼鼎门外,澄澄洛水湾”,描绘了洛水之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堂皇临绿野,坐卧看青山”表达了诗人在绿野堂中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
  • “位极却忘贵,功成欲爱闲”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
  • “官名司管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官职的超脱感,强调了个人心性的重要性。
  • “禁苑凌晨出,园花及露攀”描绘了清晨禁苑的景象,以及诗人欣赏园中花朵的情景。
  • “池塘鱼拨剌,竹径鸟啅呼”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左右,当时刘禹锡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朗州司马。
  • 在这段时期,刘禹锡结识了柳宗元、陈谏、韩晔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参与了一个以王叔文为核心的政治集团。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超然物外的心境。
  •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官名司管籥”一语双关,既指官职也暗指心术,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
  1. 文学地位
  • 刘禹锡的这首《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视为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