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阳歌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
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
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禹锡《顺阳歌》赏析

在唐代,文学创作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其中,刘禹锡的《顺阳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气息与深沉感慨的作品。下面将介绍这首作品:

  • 作者简介:《顺阳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他的生平复杂多变,经历了从官场到隐居的转变,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赋予了他作品独特的情感色彩和历史深度。
  • 原文节选:诗的前两句“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简洁而有力地勾画出了诗人早晨离开官军驿站,眼前展开的是通向顺阳的路景。后两句“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则是对这一场景的具体描绘,野水冲刷着荒芜的坟墓,秋风中的秋虫也在侵蚀着宫中的树木。
  • 主题分析: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作为载体,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无奈之情。诗中的“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一句,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的社会动荡不安。

刘禹锡的《顺阳歌》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种超越时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