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长安旧游四十载,鄂渚一别十四年。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初逢贞元尚文主,云阙天池共翔舞。
相看却数六朝臣,屈指如今无四五。
夷门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
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
久别凡经几多事,何由说得平生意。
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
世间何事最殷勤,白头将相逢故人。
功成名遂会归老,请问东山为近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与好友李程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

在刘禹锡的一生中,他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政治生涯经历了多次波折,尤其是在德宗李适即位之初,他积极参与政治革新,果敢有为。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他遭遇了重重困难,甚至被贬至边远地区。这种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在《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中所反映的那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境遇的感慨。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这首诗以长安旧游为主题,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境遇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展望。刘禹锡通过这首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唐代中晚期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刘禹锡的《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幅展示唐代社会风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