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幸尝陪侍玉墀,俄惊负谴阻天涯。
今日相逢问荣悴,更嗟年辈飒然衰。
奉酬窦三中丞见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酬窦三中丞见赠》是唐代诗人刘伯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诗人简介:刘伯翁,字里不详,在宪宗元和间因事被贬为金州员外司马。他与窦群有诗唱和,可见他在当时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生平事迹,虽然在现代文献中的记载并不详细,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其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作品原文:
多幸尝陪侍玉墀,俄惊负谴阻天涯。今日相逢问荣悴,更嗟年辈飒然衰。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充满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宫廷中陪伴君王的幸运感到庆幸,同时对因某种原因被迫离开的不幸感到震惊和遗憾。诗中的“玉墀”象征着权力的中心,而“荣悴”、“年辈飒然衰”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昔日辉煌的回忆,也有对当前境遇的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转变和思想冲突。
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被贬期间与友人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简短的七言绝句,不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这种情感的交流,对于当时的文人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寄托和支持。
艺术特色:
《奉酬窦三中丞见赠》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一个亮点。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体现,也是唐代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通过对《奉酬窦三中丞见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刘伯翁作为一位唐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回顾,也是对友情和时代变迁的一种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