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徵君故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而非南齐时期的文学创作。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他曾在肃宗至德年间官监察御史,后因事被贬为南巴尉。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徵君故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故人的敬仰之情。诗中描述了山中的寂寥与自然的宁静,以及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古墓、老松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此外,诗句“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徵君故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意味的诗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也体现了唐代文学的特色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