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婆罗门归本国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
遥知汉地未有经,手牵白马绕天行。
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
地尽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国。
行多耳断金环落,冉冉悠悠不停脚。
马死经留却去时,往来应尽一生期。
出漠独行人绝处,碛西天漏雨丝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婆罗门归本国》是刘言史的唐代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刹利王孙的人物,通过其形象展现了一幅辽阔的沙漠图景和对远方国度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刹利王孙,字迦摄,手持竹锥在纸上横写叱萝叶。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展示了王孙的才艺与性格,也反映了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化背景。王孙的名字象征着一种高贵与独特,暗示着他在异国他乡的独特地位与身份。他的行踪被描绘为手牵白马绕天行,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他对旅程的期待,也象征着他对于未来可能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诗中还提到了“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述,也是对王孙所处环境的严酷性的一种体现。这里的“龟兹碛”指的是一处荒凉的地带,而“胡雪黑”则形容那里的气候极其恶劣,连当地的居民都难以生存,更不用说外来的旅人了。这些细节的描述,使得整个诗歌的场景更加真实,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旅途艰辛的关注和同情。

诗的最后一部分提到“地尽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国”,这两句表明王孙的旅行非常遥远和艰难,需要跨越许多未知的地方。这里的“海上行三十国”可能意味着他在海上航行了很长一段距离,穿越了多个国家和海域。这一部分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和张力,也展示了王孙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

《送婆罗门归本国》不仅是一首充满想象和象征的诗歌,也是对远方世界的一种探索和表达。通过对王孙的形象描绘以及对旅途困难的详细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旅途中各种挑战的深刻感受。《送婆罗门归本国》是唐代文学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