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月夜问王开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
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夏月夜问王开》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
  • 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1. 作者简介
  • 刘商,生卒年不详,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登进士第后官合肥令,后历任汴州观寨判官、检校虞都郎中,辞官返扬州,晚年好神仙,隐于义兴张公洞直至元末或元初,享年不详。刘商性情好山水,诗作以丹膏著称,师从吴郡张璨,自成一派。其乐府诗尤其擅长,早年作品《胡笳十八拍》广为传诵。著有《刘商诗集》十卷,但已失佚。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出自刘商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和个性。刘商在官场上历经起伏,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刘商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夜晚景象,清风、初夏、嫩笋和竹子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自然之中。
  • 情感表达:诗中“君”可能是指一个欣赏自然美景的人,他们被这宁静美好的夜晚所吸引,久久地驻足观望,不知为何如此专注。这种描写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寄托。
  • 艺术手法:刘商善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通过描绘夜晚的清凉与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文学价值
  • 文化传承:《早夏月夜问王开》作为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唐代诗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 审美体验: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能够引发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刘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

《早夏月夜问王开》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唐代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