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逢故人

妾身本薄命,轻弃城南隅。
庭前厌芍药,山上采蘼芜。
春风罥纨袖,零露湿罗襦。
羞将憔悴日,提笼逢故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山逢故人》是刘处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下山遇见昔日爱人的情景,通过简洁而又充满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情绪。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创作背景:《下山逢故人》的作者是刘处约,他是武周时期的诗人。关于其生平与成就,文献记载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唐朝中期有着不俗的文学地位。

  2. 诗歌原文:妾身本薄命,轻弃城南隅。庭前厌芍药,山上采蘼芜。春风罥纨袖,零露湿罗襦。羞将憔悴日,提笼逢故夫。

  3. 诗歌赏析:《下山逢故人》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妾身”与“薄命”等词的使用,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哀的情感。而“轻弃城南隅”、“山上采蘼芜”等句子,则描绘出了女子下山时的孤独和辛酸。特别是最后的“提笼逢故夫”,更是将这种悲欢离合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

  4.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手法十分独特,如运用了“长跪问故夫”和对比新人与故人的叙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性和戏剧性,同时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5. 历史影响:《下山逢故人》虽然不是非常知名,但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

《下山逢故人》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诗人刘处约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和意象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创造出令人动容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