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上知己

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
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
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
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情上知己》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下面将详细探讨《陈情上知己》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刘得仁的生平并不为后世广泛所知,有传说称他可能是公主之子,但具体信息不详。然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容忽视,其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中留名,显示了其在唐代文学界的地位。
  1. 诗歌内容
  • 诗中的“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表达了作者自谦的性格和不被认可的才华。
  • 在“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中,诗人描绘了在权贵环境中的孤立无援。
  • “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反映了诗人孤高的个性以及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一顾。
  • “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的洞察和无奈的接受。
  1. 文学价值
  • 该诗体现了唐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深刻的社会观察。《陈情上知己》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表达方式在唐代诗歌中较为少见,显示了诗人独到的审美和深邃的思考。

刘得仁的《陈情上知己》不仅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现代读者心中激起了共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氛围和文学特色,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创作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