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

佐理星辰贵,分荣涣汗深。
言从大夫后,用答圣人心。
骑拥轩裳客,鸾惊翰墨林。
停杯歌麦秀,秉烛醉棠阴。
爽气凌秋笛,轻寒散暝砧。
只应将四子,讲德谢知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是唐代卢象的作品,体现了卢象对天文之美、荣耀之深以及圣人心怀的赞赏与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人介绍:卢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富有哲理,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使得《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2. 诗词原文
    佐理星辰贵,分荣涣汗深。言从大夫后,用答圣人心。
    骑拥轩裳客,鸾惊翰墨林。停杯歌麦秀,秉烛醉棠阴。
    爽气凌秋笛,轻寒散暝砧。只应将四子,讲德谢知音。

  3. 诗词鉴赏

  • 卢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天文现象的热爱,以及对圣人之心的深刻理解。他通过对星辰、文墨、秋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诗中的“言从大夫后,用答圣人心”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追随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志向和追求。
  • “停杯歌麦秀,秉烛醉棠阴”两句,诗人以酒喻乐,展现了他在宴会上的欢乐场景,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爽气凌秋笛,轻寒散暝砧”则通过秋天的气息和夜晚的砧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 结尾“只应将四子,讲德谢知音”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讨论道德和知识的愿望。
  1. 创作背景
  • 卢象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卢象的诗歌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 《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的创作很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人聚会有关。在那个时代,文人之间的交往频繁,宴会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场合。
  • 这首诗也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交场合下创作的,如官员间的宴请或是文人雅集等。这样的场合往往需要吟诗作赋来助兴或表达自己的情感。

《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不仅展现了卢象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心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