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丹阳赵少府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
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
遥想从公后,称荣在上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丹阳赵少府》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介绍
  • 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见称,尤其在五言律诗方面有独到的成就。卢纶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唐朝初期至中叶,其诗歌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后人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1. 诗词原文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
    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
    遥想从公后,称荣在上堂。

  2. 诗意解析

  • 林下别:这里的“林下”指的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时的不舍与哀愁。
  • 未至亦沾裳:意为朋友还未到达,诗人便已经感到伤感,连衣襟也被泪水打湿。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
  • 荻岸雨声尽:描述了诗人站在荻滩旁,听着细雨声逐渐停歇的情景。雨声的消失象征着友人离开的结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释然。
  • 江天虹影长:虹影在江天中拉长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等待。这里用虹影的延长来比喻友人离去后的漫长等待和期盼重逢的日子。
  • 佩韦宗懒慢:描述了自己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厌倦官场或生活)而变得懒散和消极。这里的“佩韦”可能是指佩带的玉佩,而“懒慢”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状态。
  • 偷橘爱芳香:诗人回忆起过去偷摘橘子的情景,以及橘子散发出的香气。这不仅是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可能是在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 遥想从公后,称荣在上堂:诗人想象着朋友归来后的场景,期待着朋友的荣耀和成功。这里的“上堂”可能是指高官显要的大厅,象征着对朋友未来的祝愿。

《送丹阳赵少府》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友情、理想和生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