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
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
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
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早春归周至旧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春归周至旧居》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慨。
诗的前两联“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图景。野日初升,阳光照耀在刚刚被雨水洗涤过的麦田上,显得格外清新。远处,竹园相互连接,与一群悠闲自得的鹿相伴成趣。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赞美。
诗的第三联“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则透露出一种荒凉之感。废井中长出了青草,表明人迹罕至;而繁花虽好,却不及古坟旁的寂寞凄凉。这句中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还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繁华已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诗的后两联“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描绘了诗人在田间劳作时的情景。忽然间,一阵寒风吹过,水面上泛起了层层薄冰。而在田间劳作时,他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一块块被水冲刷过的石头,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留下的点点痕迹。这里的“引水”和“向田”不仅是对劳动场景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最后两句“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深思念。在这荒废的岁月里,只有那苍劲的松树枝叶依旧挺拔,似乎在默默地向远方的朋友传递着一份坚定与执着。这句诗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早春归周至旧居》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它不仅展现了卢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友情和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