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司空曙

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
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司空曙》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卢纶,字允言,唐代河中蒲人,祖籍范阳。他于玄宗天宝末至代宗大历初多次应进士举不第。德宗建中间,被浑瑊辟为元帅府判官,贞元年间因韦渠牟的荐引,被召入内殿,和御制诗,后超拜户部郎中,最终卒于家中。他的诗歌作品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等并称为“大历十才子”。

  2. 诗歌原文:《赠别司空曙》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

  3. 诗歌鉴赏

  • 在这首简短的五言绝句中,卢纶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时刻的感慨。首句中的“有月曾同赏”,指的是两人曾经一起欣赏过月亮的美好,暗示了他们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次句“无秋不共悲”则表现了季节更替之际的哀愁,无论何时何地,他们始终在一起,共度难关。而“如何与君别”则是诗人内心的疑问,为何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季节——菊花盛开之时告别?这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最后一句“又是菊花时”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不仅因为时间已到,更是因为那特定的时节——菊花盛开的季节,使得这份离别变得更加凄凉和难以承受。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它不仅仅是对司空曙的一次送别,更是对所有经历过相似情境人的一次共鸣。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带给我们多少欢乐和悲伤,真挚的朋友总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陪伴。
  •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描写,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它的语言虽然简单,却非常符合古诗的特点,能够直接触及读者的心灵。同时,它也展示了卢纶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情。
  • 在文化背景上,这首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卢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交流的真实写照。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珍视友谊,也更加懂得珍惜相聚的时光。
  1. 诗歌影响
  • 《赠别司空曙》因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受到了后世无数诗人的传颂。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研究唐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参考。许多现代诗人和学者都曾对这首诗进行研究和解读,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 这首诗也体现了卢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多情而又充满智慧的诗人形象。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敬畏和思考。这些特质使他成为唐代诗歌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文学爱好者。

《赠别司空曙》,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独特魅力,更在内容上传递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值得每一位读者深入品味与领悟其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