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觜撷浑牙,精灵胜镆铘。
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
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
盐损添常诫,姜宜著更夸。
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
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
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
蜀州郑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蜀州郑史》是唐代诗人薛能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其描绘鸟觜茶的细腻与精巧而著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薛能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出生于汾州。他曾在宣宗大中末年通过科举考试,补为秘书郎。薛能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有《江山集》、《许昌集》等多部文集传世。薛能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入微之篇,其中不乏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摹和深情吟唱。
《蜀州郑史》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诗中描述的是一把被称为“鸟觜撷浑牙”的茶叶,其质地和滋味都极为出众。这种茶叶在烹煮时能够带来独特的风味,仿佛带着酒香,让人回味无穷。诗中的“精灵胜镆铘”,比喻这把茶叶的珍贵之处,不亚于传说中的宝剑镆铘。此外,诗中还将这把茶叶的形状、色泽以及口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如“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这些形象的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这把茶叶的美好形态,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蜀州郑史》不仅是一篇描写茶叶的诗歌,更是一篇展现唐代文人生活美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思考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独特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蜀州郑史》是薛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一首具有深刻文化意蕴的诗歌,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艺术表现来看,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不仅能够感受到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