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瑶。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石膏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薛逢并未创作过名为《石膏枕》的文学作品,而是唐代诗人。以下是对薛逢及其作品《石膏枕》的相关介绍:
作者介绍:薛逢,字陶臣,出生于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一卷诗作,而《旧唐书》《新唐书》亦对其有所记载。尽管薛逢在政治上并不如意,但他的诗歌创作却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作品原文及赏析:《石膏枕》这首诗简洁而又富有深意,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和生活哲理的感悟。诗句“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瑶”描绘了石膏枕的自然质感和纯净无瑕的美;而“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则反映了人们对这种材质枕头的喜爱,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舒适和安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薛逢对美的追求,也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功力。
写作背景:关于《石膏枕》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文献记录。但考虑到薛逢的文学成就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游历各地、体验不同生活和文化后所作。通过描写一种生活中的物品——石膏枕,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薛逢的《石膏枕》虽然并非广为人知的传世之作,但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不容忽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薛逢作为一位诗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