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分陕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
列树巢维鹊,平渚下睢鸠。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分陕》是唐朝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其文学成就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政治动荡,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诗歌原文:《至分陕》的原文如下: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列树巢维鹊,平渚下睢鸠。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周。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通过“列树”与“维鹊”、“平渚”与“睢鸠”等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憩棠疑勿剪”和“曳葛似攀樛”等句子,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4. 创作背景:据史料记载,此诗作于唐高宗时期,当时骆宾王任长安主簿,后官至侍御史,因多次上奏章议论朝政,获罪入狱。释放后,被贬为临海县丞。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事,写了《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但最终兵败身死。这些背景信息为理解这首诗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维度。
  5. 名家点评:历代学者对这首《至分陕》有诸多评论。如清代学者孙梅曾高度评价此诗,认为它“虽工而格不高”,指出了诗歌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局限性。现代研究者则更多从文化、社会的角度来审视骆宾王的文学贡献,认为他在扭转初唐浮华诗风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6. 相关轶事:关于《至分陕》的创作背景及其背后的故事,有一段有趣的轶闻。据说骆宾王在狱中写下这首诗时,狱卒见其才华横溢,便偷偷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骆宾王写完后狱卒都认不出来这是谁写的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骆宾王诗作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至分陕》不仅是骆宾王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唐代诗歌艺术的典范。通过对该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唐代诗歌的风采,还能深入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