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足清昼,雨馀生绿阴。
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
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理解古诗文的内容,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湖上足清昼”意思是:在湖上的清早,阳光正好。“雨馀生绿阴”意思是:雨后的余晖,生出一片浓密的树荫。这两句是说诗人泛舟于湖上,正值天气晴朗的白日,湖光山色分外秀丽。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扁舟到城近”,意思是:小船靠近城市了。“西庵肯分席”,意思是:西边的小庵不肯让我坐。“吾亦老山林”,意思是:我也老了。这两句是说诗人泛舟到了城下,小庵主人不肯让客人坐下,他只好离开。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意思是:野老头儿频频问我,你的郎君可曾寻找?“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意思是:西面的寺庙肯把座位分给我,我就也回到老林子里去过清闲日子。这两句是说诗人泛舟到了城下,小尼姑不肯让他坐,他只好告别。这两句是说诗人泛舟到了城下,小尼姑不肯让他坐,他只好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泛舟湖上、来到城下的情景。首句写泛舟湖上,正值晴好天气;次句写泛舟湖上时,正逢雨后,湖面上泛起阵阵绿波;三句写泛舟到城下时,发现城边的小路弯弯曲曲,通往幽深的村落里;四句写泛舟到城下时,见一老者在路边等候着诗人,而诗人则无法找到这位老人;五句写诗人在城下小憩后,准备离开时,又见一个尼姑拒绝让诗人坐下。最后两句写诗人因不愿打扰小尼姑的清修生活,就离开了城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细腻,表达了诗人游山玩水时的闲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