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弓如半月,力挽二石强。
戡乱乃见用,櫜鞬宁久藏。
应弦不虚发,狐兔焉敢当。
畴能挟长矢,为我殪天狼。

【注释】

比述二首:指《诗经·小雅·甫田》中的“我取其陈,食享同时。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鼓钟于宫,声闻于外。以奏滥财,以对于天。无此三物,于彼东南。心之忧矣,如匪浣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朱熹集传:“陈,谓旧时之祭器也。君子有德则陈设之,所以荐举贤者而与之共事。言我取其旧者之祭器,以飨宾客,而心悦之也。‘我取’下‘食享’二字,是宾主之间之辞。”彤弓:大红色的弓。彤:赤色。古时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执的用皮革制成的弓。如半月:形容弓长而圆,形像弯月。力挽:用力拉弓;强:强劲有力。二石强:古代弓以石为计算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四斗为一石。二石,即20斤。戡(kān):平定,安定。乃见用:于是被重用。櫜(gāo):箭囊,箭袋。鞬(jiān):弓箭袋。宁:岂,难道。久藏:长时间收藏起来。应弦:箭发时的声音。不虚发:没有不射中的。狐兔焉敢当:哪里敢于抵挡。焉:哪里。畴(chóu):谁。挟:握着。长矢:长柄的大弓和长柄的箭。殪:杀死。天狼:天上的狼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弓箭手对弓箭的赞美,以及他对使用弓箭的人的赞赏之情。他赞美了弓箭的强大威力,以及使用弓箭人的英勇气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弓箭的深厚感情。

他赞美了弓箭的强大威力。他用“彤弓如半月”来形容弓箭的形状,用“力挽二石强”来描述弓箭的力量,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弓箭的强大威力。接着,他又进一步强调了弓箭的威力。他用“戡乱乃见用,櫜鞬宁久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在乱世中才能显示出弓箭的作用,只有在和平时期才能长久地收藏它。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战争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战争才能真正体现出弓箭的作用。

他表达了对使用弓箭人的赞赏之情。他认为弓箭手是一个英勇无畏的人,他们勇敢地面对敌人,无所畏惧。他用“应弦不虚发,狐兔焉敢当”来形容弓箭手的射击技巧,认为他们射击得准且迅速,连狐狸和兔子也不敢阻挡他们的攻击。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弓箭手的崇敬之情。

他表达了自己对弓箭的感情。他用“畴能挟长矢,为我殪天狼”来形容自己对弓箭的热爱,认为自己能够熟练地使用长柄大弓和长柄箭,甚至能够杀死天上的狼星。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弓箭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弓箭的描述和对使用弓箭人的赞扬,表达了他对弓箭的热爱和对战争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