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炎未了又悲秋,如此相催老即休。
病里有时乌可帝,梦中奚翅蚁能侯。
屈平正不争鸡鹜,老子真堪谓马牛。
兹理卧来尤透彻,飒然毛孔散千忧。

【注释】

苦炎:指病中的炎热,也形容疾病的痛苦。悲秋:感伤秋景的凋零。相催:相互催迫。老即休:人到老了就该结束了。乌可:乌鸦,古代传说日暮时飞回巢中,比喻有终。帝:帝王,这里指做皇帝。奚翅:怎么能够,怎么敢。屈平:屈原,战国诗人,因被谗被放逐后忧愤自杀。正不争:不与争权夺利的人争高低。鸡鹜(yù):小鸭子。老子:指李耳,道家创始人。老子真堪谓马牛:李耳的学问和道德可以与牛马相提并论。兹理:这种道理。卧来尤透彻:躺在床上思考得非常透彻。飒然毛孔散千忧:清凉的风吹过,使汗毛孔都舒展开了,忧愁全都消散了。

【赏析】

此词是作者病起后的感慨。上片抒写疾病之苦,下片抒写病中之悟,表现了作者从痛苦中寻求解脱的人生态度。

“病起”两句,直陈病中感受。“苦炎未了又悲秋”,言自己疾病缠身而又时值深秋,真是痛苦难忍。“如此相催老即休”,言自己的生命就像被疾病所催促,在不知不觉中衰老下去。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岁渐高的伤感。

“病里有时乌可帝,梦中奚翅蚁能侯。”这两句,以鸟、蚁自比,说自己虽然身处病中,但仍然保持着自由的精神。“乌可”一词,出自屈原《离骚》:“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意思是说,即使像乌鸦那样被束缚着飞翔,也能飞向天空。而蚂蚁虽微不足道,却能爬向高高的山丘。这里,作者以鸟、蚁为喻,表达了自己在疾病中的精神状态——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上仍保持高昂;虽然地位卑微,但志向依然远大。这两句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屈平正不争”三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屈平正不争”,引用屈原不与世俗争斗的精神,表明自己并不追求权势和地位。“鸡鹜”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一种猫科动物)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意指那些小动物们虽然地位低下,但却有着坚韧的生存意志和灵活的生存策略。这里,作者将小动物与自己相比,表达了自己虽然地位平凡,但却有着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而“老子真堪谓马牛”,则是引用老子的思想,表示自己虽然与世无争,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兹理卧来尤透彻”一句,再次强调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兹理”,指这个道理或道理本身。“卧来尤透彻”,表示在床上思考得非常透彻。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自己思考所得的肯定。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以清风拂面、毛孔舒张的景象,寓意自己的心境已经豁达开朗,忧愁烦恼都已消散。这既是对前文的收束,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通过这四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面对疾病时的积极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